话说董卓,字仲颖,陇西临洮(今甘肃定西市临洮)人,其父董君雅,曾任豫州颍川郡轮氏(今河南登封西)县尉。父亲离职返乡,董卓随其回乡耕种。董卓年轻时喜爱结交,行侠仗义,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,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。后来,一些羌人首领来家看望,董卓杀牛款待。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,回去后凑各种牲畜上千头赠送董卓。董卓成年后,先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,负责地方治安。当时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,劫掠百姓。因为董卓力大无比,又会武艺,擅长佩戴两副箭囊,骑马飞驰时可左右射击,被凉州刺史征辟为从事。董卓领兵大破匈奴,斩获千计。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。汉桓帝末年,董卓担任羽林郎。延熹九年(一六六年),鲜卑人入塞,与叛乱羌人联合,对抗东汉政府。朝廷拜张奂为中郎将,负责平定幽、并、凉三州叛乱。董卓为军司马,随张奂大破进犯三辅的叛乱羌人,斩其首领,俘虏万余人,因功拜郎中,赏赐九千匹缣。董卓曾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、益州蜀郡北部都尉、西域戊己校尉,因犯事被免职。灵帝熹平年间,董卓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,后出任并州刺史、河东郡太守。旧主张奂隐居在弘农郡华阴县,董卓曾派人赠送一百匹缣,张奂厌恶董卓为人,拒绝不受。
黄巾起义爆发。北中郎将卢植被朝廷罢免,朝廷调遣时任河东郡太守的董卓为东中郎将,接管冀州战区事务。董卓与张角交战大败,被刘关张救回营中,不但不谢救命之恩,反而非礼慢待,刘关张弃之而去。董卓自思:黄巾如此凶猛能战,四方豪强借机扩张,吾若死打硬拼,不但实力大损,还会命丧沙场,何谈来日称雄。于是尽撤围困广宗主力,率军北上,谎称攻打张梁,向下曲阳进军。
张角大败董卓,军力大振,士气高昂,正要挥师南下援助颍川,攻取洛阳,推翻汉朝,实现“人无贵贱,皆天之所生”的平等思想,谋求天下太平,不料却因劳顿过度,精衰力竭,卧病帐中。众将探视,见双目紧闭,嘴流白沫,四肢无力,口不能言。众皆凄然,跪地呼叫。张角突然坐起,双目圆睁,连呼“黄巾!太平!”,随后倒身而亡。噩耗传出,军士嚎啕痛哭,挂孝致哀。正是:率民起义求太平,目的未达身先亡。
且说张宝、张梁营寨被烧,撤军半路又遇曹操截杀,只得分路撤退。朱儁率兵追杀,正遇刘备来投,便合兵一处,紧追张宝不放。张宝左臂中箭,带箭进入阳城,坚守不出。朱儁带兵将阳城团团围困,尽力攻打。张宝身负箭伤,咬牙拔箭自治,号令将士,坚守四门,奋力抗敌。
部将严政进见张宝:“吾军惨败,汉军势盛,城中粮草不济,不如投降,以保性命。”张宝闻听大怒:“起兵造反,乃为百姓。今若投降,何必起兵?若再敢言降,必斩不饶。”严政诺诺而退。这天夜里,严政悄悄潜入帐中,见张宝昏昏欲睡,便拔刀杀了张宝,献首投降。朱儁破了阳城,又连平数郡,上表献捷。
张梁引败军退守下曲阳。皇甫嵩与波才在长社交战,得曹操相助,击败波才,乘胜追击,于颍川郡阳翟(今河南禹州)斩杀波才,又在西华击破彭脱,摧毁了颍川一带的黄巾军主力,随率主力紧追张梁不放。张梁率军边退边战,顽强抵抗,退入曲阳死守。朝廷因董卓屡败,命皇甫嵩代替董卓统领冀州汉军,全力围剿黄巾主力。张梁闻知张角死讯,于十一月间,奋力突围杀出曲阳,欲退入广宗与敌决战。不料中途遭到皇甫嵩伏击,张梁与三万勇士战死,五万多黄巾军将士舍身投河,壮烈牺牲。皇甫嵩乘胜追杀,夺回广宗,打开张角棺木,戮尸枭首,送往京师邀功。
朝廷得报,朝议封赏,正值刘虞上表申奏。刘虞,字伯安,东海郡郯县人,东汉宗室大臣,东海恭王刘强之后,丹阳太守刘舒之子。刘虞通晓《五经》,最初获举孝廉,担任曹吏,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,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,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,在鲜卑、乌桓、夫余、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,随时朝贡,不敢侵扰,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。后因公事被免官,授东海郡吏。黄巾起义,朝廷命其为幽州刺史,率兵镇压。正值刘焉上表建议,设立州牧,赋予政治、军事权力。朝廷同意了这一建议,县设县长、县令,郡设太守,州设州牧,掌管所属地方军政大权。刘虞被任幽州牧,皇甫嵩斩杀黄巾军首领,功勋卓著,封车骑将军,领冀州牧。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,朝廷复卢植原官,曹操也因为有功,授予济南相,即日班师赴任。
话说张角死讯传至大兴,又闻各路义军相继惨败,邓盛、殷达义愤填膺。殷达报仇心切,提出带兵冲出大兴,与敌决一死战。
邓盛说:“数十万义军尚且不敌,区区几千兵士,岂不是以卵击石,枉送性命。”
殷达说:“新仇旧恨,岂能不报。”
邓盛说:“我已在我哥墓前对天发誓,不报兄仇,誓不为人。但目前情势非常明显,仅凭你我之力怎能扭转义军败局?”
殷达说:“若汉军聚得胜大军围剿大兴,必全军覆没。如其坐等待毙,不如拼个鱼死网破。”
邓盛说:“若如此,不但兄仇难报,还要枉搭数千性命。如今之计,重在保全将士性命,为兄报仇,容缓图之。”
殷达平素最信邓盛,便不再坚持,说是一切听从邓盛安排。次日,邓盛先叫兵士将山中囤放的粮草接济周边百姓,叫殷达挑选一百五十名精壮兵士,将部分物资、钱财分发给其余兵士,叫他们分散还家,传言大兴义军解散,各自归家种田。待人散后,又召集留下的一百五十人,每人配马一匹,驮载一应物资、钱财回家安顿,三日后返回邓屯。
殷达不解:“既然队伍解散,为何还叫一百五十精壮返回?”邓盛这才对殷达说明了自己的计划:“当今之势,义军败局已定,大规模对阵厮杀毫无胜算。兄仇不报又不心甘。人云‘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’,‘兵不在多而在于精’,由明战变暗杀,方有胜算。今我想仿平原君,将一百名精壮士卒隐于山中,习武练技,施以忠义训导,如此三至五年,人人忠勇果敢,个个身怀绝技,然后将百名士卒分为十队,每队十人,分散出山,效荆轲刺王,暗杀仇敌,为兄,为义军首领报仇。”
殷达又问:“每队十人,十队百人,为何选留一百五十人?”
邓盛微笑:“恐有胆怯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返回,留有余地罢了。”果然,三日后有一百一十名士卒返回。邓盛按十人一队分为十队,剩余十人留在身边,以为策应。各队挑选队长一名,副队长两名,由殷达督导,潜隐山中,苦练技艺。数年后,十队精壮分散出山,或浪迹江湖,或潜入敌军,或卖身投靠,邓茂身边十人,联络各队,通告消息,伺机刺杀仇敌。此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再说南阳张曼成一军占领宛城后,于吉撤退南方。新任太守秦颉卷土重来,疯狂反扑,张曼成战死,宛城被汉军夺回。南阳义军拥立张曼成部将赵弘为帅,赵弘与副将韩忠、孙仲,聚集十数万义军,声称为张曼成、张角报仇,英勇奋战,杀退守军,再次占据宛城。
朝廷急忙调遣围攻阳城诛杀张宝的朱儁以得胜之师前往征讨。兵临宛城,朱儁命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佯攻西南角,自纵铁骑二千,径取东北角。赵弘派韩忠从西南角出战迎敌。两军对垒,忽报敌军铁骑直奔东北角,韩忠恐城池有失,急忙撤军回城。刘备从后掩杀,韩忠不敢恋战,率军退回城中,紧闭城门坚守。朱儁分兵,将宛城四面围困。
赵弘聚韩忠、孙仲商议。韩忠说:“敌军狡诈,险些中计。”孙仲说:“‘大贤良师’病亡,广宗、颍川两路义军被剿,汉军名将朱儁率主力围困,内无粮草,外无援军,宛城危在旦夕。不如献城投降,另作打算。”韩忠大声呵斥:“我等随蕖帅张曼成起兵造反,今蕖帅战死沙场,当拼死报仇,怎能说出‘投降’二字。就是战死,我也不降。”赵弘见二人因投降争执,思忖片刻:“诈降破敌,未必不可。”孙仲说:“我说投降,正是此意。”三人对计划商议了一番,赵弘做了具体部署:敌军主力集结西北,由韩忠率领一军诈称主力防御,并将将士潜伏城内,待敌军攻城,开门诈降,敌军入城,潜伏将士奋力拼杀。赵弘、孙仲事先率领主力分别从东北、西南突围出城,绕到敌后,两面夹击,大破敌军。计划停当,各做准备。
傍晚时分,韩忠站立城门,军士擂鼓呐喊。朱儁以为义军主力在此,恐其突围,急调刘关张前来集结。韩忠闻报赵弘、孙仲已经突围出城,即派人持降书来到汉营。降书云:城中断粮,赵弘、孙仲弃城而逃,顾及城中数万性命,韩忠愿献城而降。
朱儁看了降书对来人说:“回去告诉韩忠,拒绝投降。”刘备不解:“昔日高祖之所以能得天下,就是因为能够招降纳顺,众多归附。今朱公为什么拒绝韩忠投降呢?”
朱儁说: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昔高祖与项羽相争,乃天下之争。天下大乱,民无定主,所以招降纳顺,劝赏归附。而今,海内一统,只有黄巾造反,若准其降,无以劝善。贼寇得利时就肆意抢劫掠夺,失利时便见风投降,这样必然助长贼寇志气,决非良策。”关羽听了忍不住说:“城中尚有数万无辜百姓,岂不因战遭受灾难。”朱儁目视关羽:“此乃妇人之仁。”
刘备见状,连忙说:“朱中郎所言极是。今贼寇投降被拒绝,必然死战,万众一心,恐难速胜。如若撤退东南,独攻西北,给贼寇留一退路,必无心恋战,待其弃城而逃,即可擒拿。”朱儁听从了刘备的建议,撤退东南两面军马,集中力量攻打西北。
韩忠见诈降不成,急忙令人通知赵弘,说是情况有变,让主力于城外东南埋伏,见到信号,伺机围杀敌军。朱儁率军攻打西北,韩忠尽撤城门伏兵,向东南撤退。朱儁攻破城门,命刘备领关羽、张飞追击韩忠。韩忠弃城而退,汉军紧追不舍,韩忠命亲兵发出信号,然后回马力战,不料从敌军阵营飞来一支冷箭,正中前心,翻身落马。正在此时,赵弘、孙仲率主力两边杀出,汉军大败。朱儁见义军势大,引军暂退,离城十里下寨。赵弘乘势再次夺回宛城,安葬韩忠及死难将士,重整旗鼓,拒敌坚守。
朱儁率军围攻宛城,月余不下。正值此时,一彪军马到来,为首一将,广额阔面,虎体熊腰,气宇轩昂,乃吴郡富春人孙坚。
孙坚十多年前因斩杀许昌、许韶父子,镇压会稽起义军有功,被任命为盐渎县丞,数年后,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。黄巾起义,孙坚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寿春县,在淮、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,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,共得精兵一千五百人,前来助战。
朱儁大喜,便令孙坚率本部一千五百兵士攻打南门,刘备与关张率本部一千五百兵勇攻打北门,自率官兵主力攻打西门,另派遣一部官兵于南门外埋伏,截杀逃退敌军。
孙坚独当一面,亲冒矢石,率先登上城墙,一气斩杀二十余人。赵弘一看来将凶猛无敌,飞马挺槊,直取孙坚。孙坚纵马挥刀,奋身迎战。二马相交,槊刀并举,一来一往,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。赵弘性起,大喝一声,一槊击卧孙坚坐骑。孙坚飞身跃起,伸手夺槊,把赵弘刺于马下,纵身跨上赵弘战马,往来冲杀,如入无人之境。
刘备从北门杀入,正遇孙仲。孙仲见赵弘阵亡,无心恋战,纵马向南门退逃。刘备张弓一箭,正中孙仲后心,正欲乘胜追杀,却被关羽拦住:“贼首已除,贼众溃逃,何必滥杀?”刘备遂领关张来见朱儁表功。守城义军惨败,退出南门残余又遭汉军埋伏截杀,四散奔逃,死伤不计其数。
朱儁破宛城,消灭了南阳一路义军,班师回京,诏封车骑将军、河南尹。朱儁表奏孙坚、刘备等人功劳。孙坚因颇有名声,又多人情,被封左军司马上任去了。
刘备等候多日,不见封赏,自是郁郁不乐。一日,刘备引关张街上闲逛,看见郎中张钧乘车而来,急忙上前,自陈功绩。张钧入朝面帝,指责十常侍“非亲不用,非仇不诛”之罪。十常侍说“张钧欺主”,帝大怒,令武士逐出张钧。张钧实不甘心,又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,竟被捕杀狱中。
十常侍认为这是那些破黄巾有功不得升迁人的怨言,商议权且对这些人挂个虚名,以后再理会不晚,刘备这才被任为安喜县尉。到任不到四个月,朝廷降诏“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”,就是要像过沙清理一样审查淘汰。督邮到安喜,刘备无礼行贿,督邮傲慢,张飞醉酒鞭打督邮,关羽劝刘备“不如杀督邮,弃官归乡,别图远大之计。”刘备却将县尉印绶挂到督邮脖子上,引关张弃官而去。督邮归告太守,差人捕捉,刘关张往代州投奔刘恢隐匿。
时江夏一带区星率众又起,十常侍隐匿不奏,假帝诏任孙坚为长沙太守,讨伐区星。不五十日报捷,江夏平,诏封孙坚为乌程侯。
渔阳张举自称天子,张纯称大将军,率众造反,诏命幽州牧刘虞领兵征讨。代州刘恢书荐刘备,刘虞大喜,令刘备为都尉,引兵破敌。部下刺杀张纯,率众投降;张举见大势已去,自缢而死,渔阳尽平。刘虞平寇有功,封太尉。刘虞表奏刘备大功,朝廷赦免鞭打督邮之罪,封刘备为下密丞,迁高唐尉。
张角自创建太平道,经过十多年“人无贵贱,皆天之所生”的思想宣传和创建三十六方道教道场的组织准备,于公元一八四年(甲子年)二月率领五十多万农民起义,史称“黄巾起义”,不到一年的时间,幽冀、颍川、南阳三路主力全部被围剿歼灭,之后,黄巾余部和各地农民武装,有的由明转暗,有的化整为零,有的采取其它形式,仍然坚持斗争。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,后来因作战失利,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。曹操平定冀州时,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被迫投降。
黄巾起义失败,除了由于出现叛徒仓促起义、缺少战略指挥领袖、各自为战难以统一指挥等原因外,汉末名将卢植、皇甫嵩和朱儁直接指挥汉军精锐部队,加上曹操、刘备、孙坚等后起豪强的强力围剿,力量悬殊过大,加速了起义的失败。
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,但却震撼了东汉朝廷,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。黄巾起义是继秦末陈胜吴广、王莽时期绿林赤眉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借助宗教发动的农民起义,为双手沾满义军鲜血的“英雄好汉”、“贤达智能”此后的纷争鼎立作出了铺垫,为后世的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。《史歌》称颂黄巾起义说:
“民发如韭剪复生”,农民起义不间断。
东汉后期百十次,“鸡头被割”复鸣喊。
贪官污吏不可畏,民不可轻众难犯。
河北巨鹿人张角,起义领袖率民反。
义军以方为单位,三十六方数十万。
黄巾裹头黄巾军,计划周密组织严。
“苍天当死黄天立”,矛头直指汉政权。
“岁在甲子天下吉”,一八四年甲子年。
张角广宗患病亡,张宝张梁浴血战。
义军各地燃战火,斗争延续二十年。
农民起义虽失败,东汉政权被震撼。
正如当代伟人所说:“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、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,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”;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。”欲知黄巾起义失败后,天下如何纷争,三国怎样形成,且看后面一回一回详细分解。
实话三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卧龙小说网http://www.wolo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